地鐵暈倒後現社恐

精神科專科 林中鍵醫生

與好友分享

初中生凱晴(化名)讀書成績一向平平,個性容易緊張,朋友不多,自唯一的好友移民後,社交圈子就變得更小。在十月的一個早上,她獨自乘坐地鐵返校。隨著車廂的人潮逐漸增加,她突然感到頭暈,接著身體失去平衡,眼前漆黑一片。當她重新睜開眼時,發現自己已躺在地上,周圍是伸出援手的乘客。這場意外讓她極度尷尬,覺得自己很無用,拖累了趕上班的乘客。儘管她最後都平安回家,但自始之後,她經常擔憂會在人前暈倒,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尷尬的事件會重演。這份恐懼更如影隨形,逐漸擴散至其他交通工具,以及學校生活的每一角落。雖然她覺得老師及同學對她不差,但發生事件後,她總覺得大家都注意到她經常緊張手震,又易暈眩,開始逐步退縮,變得不敢與人交流。

凱晴最終被診斷出患有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簡稱SAD),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社交恐懼症也稱為社交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典型的病徵包括:與人面談時感到焦慮,不敢與人有眼神接觸,擔心會遭受批評、羞辱或拒絕,有時連電話交談也感不安。病情惡化時,患者會逃避所有社交場合,拒絕上學,嚴重影響學習和社交生活。

中文大學最近在傳媒發表了一份針對本港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調查報告,發現在6,000名6至17歲的學生中,約6.1%有焦慮症問題,相信當中包括了社交恐懼症。

根據外國研究,社交恐懼症是常見的精神科問題,終生發病率約為12%,發病時間大多在23歲前,這意味著青少年是社恐的高風險族群。其成因多元,包括遺傳因素、家庭環境及個人性格特質等,如容易緊張、對自己要求高、社交圈子狹窄的青少年,會較容易患上此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青少年患社恐跟他們過度追求認同感有關。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成績和獎項往往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這會令青少年誤將外在的評價視為自我價值。他們每天都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擔憂自己的言行被人說無聊或愚蠢,情緒在長期壓抑下,進而引發焦慮症。

誠然,學校和家長在這方面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他們應多留意青少年的行為變化,及早識別懷疑受情緒困擾的學生,並轉介給相關的專業人士作情緒支援及治療。更重要的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正向思維,讓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而這個價值並不會因為他人的觀點而改變。當他們做得好時,應讚賞他們,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協助他們建立自信,認識及接納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這才是克服社交恐懼症的重要一步。

林中鍵醫生
精神科專科

PM-COR-23-100503

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