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記》的反思

精神科專科 梁偉正醫生

與好友分享

近月學童自殺個案急升,電影《年少日記》在這個時候上映,隨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迴響。影片以一封遺書開始,透過描繪一位中學老師鄭Sir的重重挑戰:找出企圖輕生的學生、處理自身童年的陰影創傷,以及應對家庭危機,探討當下教育、家長管教方式、學生抑鬱及自殺等問題。

筆者覺得,透過電影來教育大眾,比起製作宣傳短片或直接告訴人們怎樣做要來得有效,因為貼近現實的劇情往往更能觸動人心,引發觀眾共鳴。當大家有所感受啟發,自然願意踏出改變的一步。

電影中鄭Sir的哥哥因飽受父母及學業的壓力,覺得自己不被重視,甚至可有可無,同時又達不到大人的期望,最終走上自殺之路。其實,這情況在現今香港社會並不罕見。

阿Ben年少時在學校受同學欺凌,加上老師處理不公、跟父母關係惡劣,令無助的他曾企圖自殺。幸好他未有落實計劃,只宅在家自我封閉,鬱鬱寡歡。休學一年後,他再回校上課,可惜情況未有改善。他每次經過校門都嘔吐不適,其母終於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帶他求醫,最後轉介到筆者診所接受治療。

Ben母跟我接觸過的許多病人家長一樣,一直沒意識到自己原來是孩子的壓力來源之一。孩子對父母的言行、態度、說話語氣及措辭等通常非常敏感,一句負面的說話,或已傷了孩子的心,令他失去自信、害怕犯錯,甚至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阿Ben在接受治療期間,曾透露媽媽總是高高在上,試圖控制他,迫他做不想做的事。雖然他後來也理解,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用錯了方法去愛他,令他倍感壓力及焦慮。猶幸,Ben母後來改變了對兒子的語氣和態度,學習投其所好,陪他觀看球賽。隨著母子關係獲得改善,阿Ben也願意向媽媽敞開心扉,讓她分擔他的困擾,其情緒病也漸漸好起來。

最後,筆者想分享的是,電影裡的遺書寫道:「我不是一個重要的人」,這句話正好提醒我們,應該讓每一個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家長應以鼓勵取代苛責,明白學業成績僅代表孩子在特定學科的表現,並不意味著他在其他領域缺乏才華。

家長應探索及了解孩子的興趣,例如問他:「你喜歡做什麼?」,並表示願意一起參與:「那我們一起去做吧。」更重要的是,家長不要自行為孩子設定目標,而是應該與他共同討論。即使他無法達到,也應鼓勵他不要氣餒,慢慢去做,做到成功為止。

無論您有沒有看過《年少日記》,也希望您能給予孩子追夢的勇氣與希望,陪伴他成長,鼓勵他成為「他想成為的大人」。

梁偉正醫生
精神科專科

PM-COR-23-100603

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