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痛是常見的痛症,大致可分退化性、發炎性、創傷性及內分泌功能異常等類別,當中以退化性最為普遍。醫生會為病人進行不同檢查,以了解除年齡增長外,是否還存有其他退化誘因,如肌力不足、扁平足、O型腿等,均會增加膝蓋受力,關節磨擦的風險。
治療膝關節痛有多種有效方法,患者切忌採取消極態度去面對。如症狀輕微,可以藥物、物理治療、針灸及暖敷等減輕痛楚,但腎功能差的長者,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時,就要格外謹慎。此外,也有人購買葡萄糖胺保健品服用,現有醫學研究對葡萄糖胺效果兩極化,筆者認為選擇時要以安全為上,由於效果會因人而異,服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如情況未致十分嚴重,可考慮接受關節藥物注射。最新的醫學建議都不主張因膝蓋退化而注射類固醇,而目前較常用的,是透明質酸注射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治療。簡單而言,PRP是從患者身上抽取血液,處理成富含生長因子的血漿,再注射回患處,以促進受損軟組織的癒合。
如情況十分嚴重,但病人因自己意願或身體狀況不能進行關節置換手術,最後一著是進行神經消融術。醫生會先用超聲波及X光等儀器找出膝蓋的感覺神經,然後把局部麻醉藥注射到要消融的神經上。如痛感減少了,即代表有效,就可進行神經消融。因膝蓋的神經供應複雜,只可切斷部分神經,大部分患者術後仍有痛感,但程度會比術前大大減輕。
許多病人以為痛症就應躺平,不活動就不會磨蝕。事實正好相反,醫學研究發現,保持活躍的人士,關節痛反而會減少。這相信因為關節中間沒有血管,需要活動才可不斷壓縮放鬆來供應營養,所以即使膝關節痛,也需要適量運動。
何謂適量不過量呢?痛症患者在活動後覺得更痛是必然現象,但如休息一小時內,痛感消失,就是不過量了。更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病人要學懂保持生活步調,不要因狀態好就活動過量,狀態差就休息過量。要常常保持理想體重,強化肌肉,尤其是四頭肌及臀部肌肉,有助保護膝關節。即使膝關節未有痛感,只是卡卡的或喀喀作響,都值得求醫,及早跟醫生商討改善方法,延緩退化。
撰文:李旭明醫生
疼痛醫學專科
PM-VIS-23-010506